俗话说“痛则不通,通则不痛”,关节疼痛就如一只困兽,晴日能缓,阴雨寒凉则发,活动稍剧则痛剧加深。风湿骨病患者常年被疼痛折磨,发作时关节局部感受风寒冷湿缠绕一般,又凉又沉重,令人睡眠不安,走路乏力。
为缓解病痛,很多患者求助于西药双氯芬酸钠、阿司匹林等止痛药物,虽然暂时起效,但如同掩耳盗铃,只是暂时关闭了疼痛警报,却未除去疼痛背后的邪气滞阻。“邪气不除,病根难祛”,长期使用,反而损伤肠胃,更不利于风湿骨痛的彻底康复。
一、风湿骨痛的真相:“寒湿瘀”三者缠绕,气血阻滞是核心
从中医角度来看,风湿骨痛主要是风、寒、湿三邪乘虚入侵,经络瘀堵,气血流通不畅所致。《黄帝内经》早明确指出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”,这说明只有将经络中缠绕滞留的风寒湿邪逐出体外,让气血疏通,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“根本之道”。
西药虽然可以抗炎止痛,但药物仅停留于抑制炎症,压制表面症状,无法深入经络直达病灶,久服反伤脾胃及肝肾。因此,对风湿骨痛,还需立足病根——彻底通经络、驱寒湿、化瘀血方为正道。
二、藏于民间的古方精华——雪上一枝蒿片
民间素有“雪上一枝蒿”这一珍贵药材,其药用历史悠久,始载于明代田艺蘅《留青日札》一书中,传统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肿痛瘀阻等。“雪上一枝蒿”(又名铁棒锤)生于严寒高山雪线附近,历经风霜雨雪,其药性辛温有力,能强力祛风、散寒、通络止痛。
现代研究发现,“雪上一枝蒿”具有出色的抗炎镇痛作用,其有效成分能深入关节深处驱散风寒湿浊,其中含有饱和生物碱、挥发油等多种天然复方成分,相较于人工合成西药,道地草药更安全、更天然,既能舒缓疼痛症状,又能根本上改善关节部位的气血运行状况。
三、内治外调,祛邪不伤正
风湿骨痛之治疗,必须以整体调理为出发点,内外兼顾,才能达到“通则不痛”的目的。
中医强调以内部服药兼以外部理疗相结合。内服“雪上一枝蒿片”,通过肠胃吸收,经由血液循环直达全身关节病灶,内驱风寒、祛湿通络、抗炎止痛。此外可配合针灸、艾灸、外用药物按摩等疗法,由表及里深入到病灶核心,最终全面攻克症状。
而在服药期间,风湿患者平时需要注意居家环境保持干燥温暖,饮食方面宜多食温补之物如羊肉、生姜等温阳散寒之品。保持适量运动,使人体经络气血流通,以驱散体内邪气,防止疾病反复发作。
四、中医养生,调体质防复发
风湿骨痛绝非简单病症,它既关乎体内虚邪,也关系体外环境。患者平日应当注意调护,如定期食用薏米山药粥补养脾胃、健运脾湿,规律养成中医八段锦导引功、太极拳等健身锻炼,以提高人体正气、增强抵抗风寒湿邪的能力。
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风、寒、湿的环境之中,更不要置若罔闻,反复损伤身体正气而贻害终身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雪上一枝蒿片”虽疗效显著,也需谨慎使用:孕妇、患有心脏病、活动性胃溃疡的患者及小儿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。
此外,目前市面上还有同样含有此药材的外用酊剂“雪上一枝蒿搽剂”,此类搽剂仅为外用,严禁内服,因其含有一定毒性成分,必须分清口服片剂与外用搽剂二者差别,以免不慎中毒。
总结一下:
风湿骨痛虽然顽固难愈,但只要明析病因、正确调护,借助民族医学的智慧与传统经验,内外兼顾,“痛则不通,通则不痛”,将体内堵塞经络的风寒湿邪彻底清扫出人体,关节疼痛便无处可存。相较于盲目长期服用双氯芬酸钠类止痛药,中医风湿古方雪上一枝蒿片祛寒止痛,疗效迅速而持久,确是一条更为温和稳妥的选择之路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;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。
股票配资有哪些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