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伊朗之前,我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完全停留在教科书里的古波斯文明、核问题和头巾女性。
真正在德黑兰生活了三个月后,我才发现自己对"现代化"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多么狭隘。
第一次真正震撼到我的,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地铁出行经历。
01 地铁里的中国制造
那是我到伊朗的第一周,朋友建议我坐地铁去市中心的大巴扎。我心想,一个被制裁了几十年的国家,地铁能有多先进?
结果当我走进Sadeghi站的时候,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。
宽敞明亮的站厅、现代化的自动售票机、清晰的波斯语和英语双语标识,还有让我倍感亲切的中文标志——"中国中信集团承建"。
德黑兰地铁是中东地区第一个地铁系统,由中国中信集团在1990年代接手建设,于2000年通车。坐在平稳行驶的列车上,我看到车厢里的年轻人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,熟练地刷着Instagram和Telegram。
车厢里的广告让我更加意外——不是政治宣传,而是国际化妆品品牌、手机广告,还有各种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。一个戴着时尚头巾的女孩正在用英语跟朋友聊着刚看的Netflix剧集。
我问身边的一个大学生:"这里的地铁看起来很现代化啊。"
他笑着说:"当然了,我们有6条线路,119个站点,总里程211.5公里。你知道吗?很多欧洲城市的地铁都没我们的大。"
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,我对伊朗的认知可能完全错了。这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落后国家,而是一个正在快速现代化的社会。
02 全球最大购物中心的购物体验
如果说地铁只是让我对伊朗的基础设施有了新认识,那么Iran Mall的购物体验则彻底颠覆了我对这个国家消费文化的印象。
Iran Mall是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,占地面积31.7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约167万平方米。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巨大的商业综合体时,我甚至以为自己还在迪拜。
这里有近700家店铺,从国际一线奢侈品牌到本土设计师品牌应有尽有。我看到香奈儿、LV的专柜前排着长队,年轻的伊朗女孩们穿着时尚的服装,熟练地在各个品牌间穿梭比较。
更让我惊讶的是,这里的设计理念完全现代化。购物中心内打造了"一动一静"两个开放式公共空间:具有社交休闲娱乐功能的Bagh-Didar以及供人们阅读的Bagh-Ketab。
在美食广场,我品尝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料理——日本寿司、意大利披萨、法式甜点,当然还有正宗的波斯菜。这里有200家餐厅和咖啡店供顾客选择。
一个年轻的店员用流利的英语为我介绍产品,当我惊讶于她的语言能力时,她告诉我:"我在德黑兰大学学的国际商务,能说四种语言。我们年轻人都是这样的。"
后来我了解到,Iran Mall在新冠疫情期间还主动改建成方舱医院,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。这种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,更体现在社会治理理念上。
真正让我理解伊朗年轻人现状的,是我在一家咖啡馆遇到的大学生阿里。
阿里正在用MacBook处理他的毕业设计,桌上放着最新款的iPhone。他告诉我,他学的是软件工程,毕业后想去硅谷工作。
"你知道吗,"阿里一边熟练地翻墙上YouTube一边说,"伊朗有8100万人口,其中7300万人在使用网络,网络普及率达到88.9%,比美国的75.2%还高。"
我发现,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在用VPN。他们在Instagram上分享生活,在Telegram上聊天,伊朗Instagram用户达到4700万,Telegram用户达到4000-5000万。
更让我惊讶的是,阿里告诉我他们这一代人的教育水平。2012年,伊朗有55%的适龄人群进入大学读书,而且入学的大学生中60%是女性。
"我女朋友在学医,"阿里说,"她的成绩比我好得多。我们这代人,男女完全平等,都想着出国深造或者在家创业。"
他给我看了他正在开发的一个APP,是关于德黑兰智慧交通的。原来,德黑兰已经在推行智慧城市建设,有一个叫BAHAM的系统,促进市民、科技园区、初创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创新合作。
04 科技创新的意外发现
在德黑兰的一个科技园区,我遇到了更多让我惊讶的事实。
这里有一家做纳米材料的初创公司,创始人告诉我,伊朗在纳米技术领域排名世界第4,在生产科学及研究方面世界排名第16。
"制裁反而逼着我们自主创新,"这位年轻的CEO说,"我们现在有超过40个科技园,约5000家创新型企业。"
他带我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,里面的设备和硅谷的科技公司没什么区别。更让我意外的是,这里有很多女性工程师和研究员。
伊朗20-40岁的年轻群体超过3300万人,占总人口40%以上,其中有超过1300万人拥有大学学历。这些数据让我重新思考了什么叫做"人口红利"。
园区里的一位女性研究员告诉我,她刚从美国博士毕业回国:"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但我觉得在这里能做出更有意义的事情。我们这代人有责任改变世界对伊朗的看法。"
05 教育体系的先进程度
在参观德黑兰大学的过程中,我对伊朗的教育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伊朗实施12年免费教育,成年人口识字率约94%,女性受教育程度达到97%。这些数字在中东地区是非常领先的。
校园里,我看到男女学生一起讨论学术问题,图书馆里座无虚席,实验室里的设备也很先进。一位教授告诉我,德黑兰大学与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有合作项目,很多学生会去欧美交换学习。
伊朗全国有高等院校2515所,大学生近440万人。这个数字让我想起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。
让我印象最深的是,这里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期待。他们不仅关心本国的发展,也时刻关注着世界的变化。
06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变
在德黑兰的几个月里,我逐渐发现这里的生活方式比我想象的要现代化得多。
伊朗的出生率已经降至比1979年革命前还低的水平,每个育龄妇女大约生育1.6-1.9个孩子,这和欧洲大体相当。这反映了年轻人生活观念的巨大变化。
在北德黑兰的富人区,我看到了无数现代化的咖啡馆、餐厅和艺术画廊。年轻人在这里讨论文学、艺术和哲学,就像在巴黎的塞纳河畔一样。
一个在法国留学回来的艺术家告诉我:"德黑兰现在有很多画廊和文化空间,政府对艺术创作也比以前宽松多了。我们这代人既保持着波斯文化的传统,又拥抱着现代艺术的理念。"
07 重新认识"现代化"
在伊朗的这段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了什么叫做现代化。
现代化不仅仅是摩天大楼和高速公路,更重要的是人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水平。伊朗虽然面临国际制裁,但年轻人的知识结构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非常国际化。
现代化也不是西方化的同义词。伊朗人在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,积极拥抱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,形成了独特的现代化道路。
最重要的是,现代化是一种精神状态——对知识的渴望、对未来的信心、对世界的开放态度。在这方面,伊朗的年轻人绝不落后于世界任何地方的同龄人。
旅行Tips:
- 德黑兰地铁很方便,可以到达大部分景点,票价便宜
- Iran Mall是必去的购物体验地,建议安排一天时间
- 很多年轻人英语很好,不用担心语言障碍
- 德黑兰的咖啡文化很发达,推荐去北部的咖啡馆体验
- 科技园区对外开放参观,可以了解伊朗的创新实力
写在最后:
离开德黑兰的时候,我意识到媒体报道和亲身体验之间的巨大差距。伊朗确实面临很多挑战,但这里的年轻人充满活力,社会在快速发展,科技水平令人刮目相看。
历史书告诉我们波斯帝国的辉煌,但现实告诉我们,现代伊朗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。这个拥有4000年文明史的国家,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拥抱21世纪。
或许这就是伊朗最大的魅力:它让我明白,真正的了解需要亲身体验,而不是道听途说。在全球化的今天,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真正与世隔绝,包括伊朗。
股票配资有哪些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